腰椎病的病理
腰椎病的病理
錐間盤的退行性變及其繼發病變是頸腰椎病的根本病變,故將病理分成原發和繼發病變兩部分。
1.原發病變;即椎間盤退變、突出、脫出等。
(1)髓核和纖維環失去水份;隨著年齡的增長,頸腰椎間盤的老化始于髓核和纖維環的失水。髓核的粘液基質和纖維組織網逐漸為纖維組織和軟骨細胞所代替,成為纖維軟骨,失去其軸承和液壓作用,加重纖維環的負擔。纖維環失水后,彈性纖維變粗,發生透明變性,失去彈性,失去維持髓核于椎間盤中央的約束功能。
(2)纖維環的輾磨損傷扣椎間盤的膨出、突出、脫出:由于髓核的含水量較纖維環多。髓核的失水也多,故身體的重量和活動逐漸由纖維環承擔、由于身體的活動,纖維環受到輾磨的損傷而破裂,由小的裂隙而成大的裂隙,椎間盤隨之而膨出、突出或脫出。由于椎體后方有堅韌的后縱韌帶,正中有~裂縫,故一般在較弱的后縱韌帶外側處突出,少數在后側正中突出。這兩處的突出最引人注意。因有神經根和脊髓被壓癥狀,而其他如前方、側方、上下方向的突出并無重要結構被壓,其癥狀不如后外側和后側正中方向突出嚴重。椎間盤突出局部發生3種炎癥。①創傷性炎癥;②由破裂組織中釋放的組織胺所引起的化學性炎癥;③由突出的髓核組織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因此,破裂口可發生嚴重水腫,將突出物排出,但當水腫消退后,突出物有時可回納入椎間盤。
(3)全盤變性:椎間盤突出最初為一個方向的突出,但促進了椎間盤的更嚴重的變性,最后成為全盤變性,向四周膨出、突出。退變的椎間盤將更失去彈性和穩定性,甚至上下軟骨板可互相直接磨擦,發生更大損傷。從X線攝片上可看到椎間隙狹窄和某些繼發性病變。
2.繼發病變:
(1)骨贅形成:這是最常見的X線征象,發生在椎體上下緣和關節邊緣,狀如賭氣兒童的嘴唇,故也稱唇樣變、骨刺增生、骨刺、骨贅等,是骨關節炎的特殊表現。
(2)關節錯位和韌帶的松弛與扭曲:每一頸椎節段成一5點閉合系統,因此椎間盤變性所引起的椎間隙狹窄,將使其他4點(兩側鉤椎和關節突關節)發生上下重疊錯位、關節囊扭曲和骨贅等病理變化。椎間盤的纖維環、后縱韌帶和關節囊等均有竇椎神經的供應,因此這些病變雖不直接引起疼痛,但可發生遠處的感應痛。
(3)韌帶的松弛、肥厚、鈣化和骨化:椎間隙的狹窄,使維持該節段穩定的前、后縱韌帶,黃韌帶和棘間與棘上韌帶松弛。該節段脊柱失去穩定后,反?;顒哟碳ち诉@些韌帶。為了代償,它們肥厚、鈣化和骨化。在空間有限的椎管內,黃韌帶的松弛,在頸腰椎過伸中,可發生皺折而壓迫頸髓;黃韌帶的肥厚和后縱韌帶的骨化也將壓迫頸髓。
(4)粘連;椎間盤后側正中突出,可與頸髓的硬脊膜粘連;椎間盤后外側突出可與神經根或根袖粘連,使脊髓和神經根纖維化,癥狀長期延續,久治難愈。
(5)肌痙攣;神經和神經根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肌痙攣。一些凝肩病例并非由肩袖或肩關節的疾患引起,而是下頸段頸椎病的反射性肌痙攣所致。一些落枕現象常是上頸段頸椎病的反射性肌痙攣引起。反射性肌痙攣是機體的一種自衛性反應。
(6)感應痛:是脊神經某一分支受到刺激后,在同一神經的其他分支支配的部位所感到的疼痛,但部位模糊,無壓痛和神經體征,但可有肌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