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介紹
血栓的介紹
在活體心血管內,血液成分粘集或凝固成固體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形成的固體物質,稱為血栓。正常時,血液中存在著凝血與抗凝血兩個互相矛盾的過程。兩者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使血液保持液體狀態。只有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下,使凝血過程處于主導地位時,心血管系統內的血液成分才會發生凝固,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在某些情況下有著積極的意義。如當血管有損傷或破裂時,在血管損傷處血栓形成,有止血作用。但在另一些情況下,血栓形成可對人體帶來不利影響。若血栓完全阻塞了動脈管腔,又缺乏側枝循環代償時,就可引起相奕組織的局部缺血甚至壞死。此種情況發生于冠狀動脈或腦動脈,可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引起人體死亡。靜脈內血栓形成阻塞管腔后,可使靜脈回流受阻,當缺乏側枝循環時,可造成局部組織淤血及水腫,嚴重時也可引起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