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形成與氣象因素的關系
腦血栓形成與氣象因素的關系
在我國,每年有腦卒中患者約180萬,死于腦卒中的有90萬人,同時有60萬人臥床不起,需他人照顧。腦卒中引起腦梗塞,而腦梗塞又會引起腦血栓形成。為此,只有積極采取措施,抑制腦卒中的發病率,才能有效降低腦率中發病率。
在影響腦血栓形成的諸多因素中,氣象因素鮮為人知。醫學專家通過對262例腦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后發現,12月-2月(冬季)發病最多,占29.1%;夏季次之,占27.8%。有資料證明,氣溫、氣壓、相對濕度直接影響腦血栓形成:在相對濕度為40-60%時,發病率最低,在平均濕度為85%時,發病率最高;氣壓在1009百帕時,發病率為25%,1028百帕時,其發病率降到5%;氣溫在18攝氏度時,發病率為7%,在30攝氏度時,發病率升至22%。這說明,溫、濕度越高,氣壓愈低,愈易發生腦血栓病。
由此可見,氣象因素與腦血栓的形成有密切相關:夏季、冬季所以發病率高,其原因與夏季出汗過多,冬季氣候干燥和活動較少有關。
因此,已有腦動脈硬化或高血壓、高血脂病史的老年人,在夏季應注意補足水份,避免過多出汗,在冬季應注意多作體力活動促進血液循環。氣溫、相對濕度、氣壓對腦血栓形成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高溫、高濕、低氣壓導致血壓下降,血流減慢而利于血栓形成。
了解氣象因素與腦血栓形成的關系,可以有利于患有腦病的中老年人,根據氣象預報的變化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和避免腦血栓形成病癥的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和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