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為何會使血細胞減少?
氯霉素為何會使血細胞減少?
氯霉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主要用于腸道感染、嚴重的細菌感染和立克次體病,如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桿菌性肺炎、腦膜炎、斑疹傷寒等。氯霉素在消滅機體中的病原微生物時亦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減少。氯霉素對骨髓系統作用的主要環節是抑制骨髓造血細胞線粒體內的蛋白合成。
線粒體是細胞中的一種細胞器,內有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核糖體。血細胞的核糖體與細菌體內的核糖體具有相似結構,因此對治療劑量的氯霉素很敏感。氯霉素能降低線粒體內膜上的鐵螫合酶的活性,使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合成受阻。故臨床早期可見紅細胞成熟停滯和出現空泡,網織紅細胞、白細胞(特別是粒細胞)、血小板減少。此期及時停藥,造血功能可及時恢復。
若未及時發現早期血液細胞的變化,繼續使用藥物,骨髓可出現不可轉逆的抑制一一一再生障礙性貧血。此期雖極少發生,但死亡率高,必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