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的分期及表現
股骨頭壞死的分期及表現
1期:髖膝關節進行性疼痛,髖關節活動輕度受限,X線表現,股骨頭外觀正常,軟骨、骨小梁結構稍模糊,或呈斑點狀骨質疏松,CT:股骨頭中部骨小梁輕度增粗,呈星狀結構,向股骨頭軟同部放射狀或偽足樣分支排列,軟骨下區可見部分小的囊性改變。出現硬化小骨節,灰度值異常面積占全頭10%--30%。
2期:髖關節疼痛為主,外展內旋輕度受限,X線表現為軟骨下囊性變,骨組織有破壞與疏松交織現象,CT下可見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變。軟肌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變。軟骨下骨髓腔為0.5cm以上囊性變。
3期:髖膝疼痛加重,負重耐力下降,跛行。X線表現軟骨下微型骨折,部分骨小梁連續性中斷,股骨頭外上方負重區塌陷變平或軟骨下有碎骨片,CT表現為股骨頭內骨小梁紊亂,囊性變擴大,骨質碎裂,股骨頭變形,部分區域增生硬化,髖臼骨質增生。股骨頭形態改變,壞死面積占30%--50%。
4期:髖關節活動受限,嚴重者行走困難,或喪失勞動能力,X線表現為關節間隙狹窄,股骨頭扁平塌陷畸形,髖臼緣增生變形,呈骨關節炎改變,CT表現骨頭輪廓畸形,關節間隙狹窄,股骨頭硬化和囊性變相交融,骨結構碎裂等。股骨頭形態明顯改變,灰度值異常面積占全頭50%--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