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易發生心衰
冬季易發生心衰
一般來說,冬季屬于心力衰竭(簡稱心衰)發作的多發季節。感冒發燒引起的肺部感染是誘發心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衰過去叫充血性心力衰竭,它是各種心血管疾病到終末階段的主要臨床表現,預后很差,死亡率很高。5年的存活率,男性只有25%,女性38%。重度心衰,按照美國紐約心功能分級標準,3-4級的心衰一年的病死率達到26%。據流行病學調查,美國心衰的患病率在1.5%-2%,其中在大于65歲的人群中占6%-10%,美國大約有400萬患者。阜外醫院顧東風教授做過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35歲-74歲這個年齡段的成年人心衰患病率達0.9%,據此估計現在全國有300萬-400萬患者。
目前,心衰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大腦、肝臟、腎臟、手、腿等),都需要血液中的養分和氧氣來濡養,心臟的作用就是把血液輸送到全身。但是,心衰恰恰是心臟這個發動機出了問題,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或者說,心臟泵血的功能減退,不能把回流到心臟的血液泵出去。血液是在不斷循環的,一旦心臟這個"泵"出了故障,血液就不能完全到達全身,滯留的血液產生的負荷就會引發心衰。
心衰的發生與心臟負荷的改變密切相關。心臟的負荷一般分兩類,一是后負荷,是指心臟將血液向主動脈泵出時受到的阻力,有一個壓力?后負荷)頂著,長期有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左心室流出道狹窄的患者心臟的后負荷都比較大。二是心臟泵血之前心室里面存留的血液所產生的負荷,叫做前負荷。前負荷過重,主要見于瓣膜性心臟疾病,比如風濕性心臟病的二尖瓣、主動脈瓣的關閉不全,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室間隔缺損,都是這種原因引起的。
另外還有心臟肌肉本身的功能發生減退,我們稱之為心肌病,主要有擴張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打個比方來說,正常人能提100公斤的重物,有些體弱的人最多只能提40公斤的重物。心肌病的心肌細胞也是這樣,它們已經喪失了正常的功能,不能維持機體對心臟的要求,發生了心力衰竭,現在多認為這與長期過度飲酒、既往患過心肌炎、基因突變、家族遺傳等多重因素有關。
冬季天氣寒冷很容易感冒并由此患上肺部感染,唐熠達強調說,感冒和肺部感染是引起心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肺部感染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使心臟跳動的頻率加快。人的體溫每升高1度,心跳會增加16次左右,心跳加快,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使心臟本身所需求的養分增加,但心臟的功能卻不能提供,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
過度的體力勞動,以及情緒激動都會誘發心衰的發生。人們都知道,劇烈活動以及情緒過度激動,易導致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患者發生腦出血、心肌梗死,但是很少人知道還會引起心衰,所以一定請大家注意。
心衰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態平和,不看緊張刺激的電影,不與人爭吵,冬季時特別要注意預防感冒和肺部感染,這些都是預防心衰的關鍵。唐熠達特別指出,許多患者看病有這樣一種不正確的想法:他來醫院看病,醫生沒有給他輸液,就認為醫生沒有給他治療。對于心衰的患者來說,這種看似積極治療的過量輸液恰恰是心力衰竭治療的大忌。因為心衰本身心臟回流的血量很多,負荷已經很大,心臟的負擔已然很重,而那些不必要的過量輸液會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荷,從而加重心衰。當然,必要的輸液治療也是應該的,只要不過量,而且輸液治療的主要目的實際上也是為了盡快減輕心臟的前、后負荷并將體內積蓄的過多液體排出體外,而不是往體內輸入過多的水。
貧血和甲亢也是誘發心衰加重的重要誘因。貧血能使血液中輸送養分和氧氣的紅細胞數量明顯下降。妊娠和分娩也能引發心衰。對于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妊娠時體內的循環血量顯著增加,容易誘發心衰。
而導致心衰的最大病因是冠心病。國外資料顯示,心衰主要來源于冠心病,而國內的資料也顯示冠心病導致的心衰近年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那么為什么冠心病會導致心衰呢?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個分型,打個比方來說,心臟有1萬個細胞在泵血,如果得了一次心肌梗死,4000個細胞凋亡了,剩下的6000個細胞從事1萬個細胞的工作量。久而久之,這剩下的6000個心肌細胞終于不堪重負,積勞成疾,整個心臟的功能下降,最終導致了心衰的發生。
小編就經常提到,文章人類進步的階梯。好的文章一定要與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