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
短鏈脂肪酸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機題并非筒單的提供能量,其對腸道結構、功能、基因表達均有影響,但要保證藥物與腸粘膜的充分接觸,約80%患者對短侵脂肪酸治療有反應。短鏈脂肪酸與氨基水楊酸類合用效果更好。短鏈脂肪酸的有效部分可能主要為丁酸。與其他藥物相比短鏈脂肪酸最大的優勢是它無毒性。
Gaffrey在治療深部血栓時發現肝素可消除UC的癥狀。降低炎性因子如C反應蛋白、TN萬等的水平為其可髓的治療機制。但對其有效性的動物試驗及臨床試驗結果有矛盾。
甲哌噻瘐酮、色甘酸鈉等量大細胞穩定劑也用于治療UC。甲呱噻瘐酮4mg/d,色甘酸納200mg/d效果均不佳,加大劑量的研究有待進行。
炎性介質生成抑制劑的研究和應用為未來的治療提供了新途徑。白細胞活化抑制刑0PC-6535在腸炎癥面積、結腸厚度、腹瀉發生、白細胞浸潤方面優于強的松龍和SASP。5-脂氯化酶抑制劑A-64077治療乙狀結腸鏡檢腸粘膜病變有改善。5-LIP0及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劑E-3N46可減輕炎癥。白細胞介素-4、8、10也能阻止炎癥的發生和降低甾醇用量,但不能逆轉已發生的結腸炎。
乙酰氨基葡萄糖口服有強大的療效,而且本身無毒,適用于兒科。枸櫞酸鉍灌腸也有療效,而且血藥濃度低。口服非致病性大腸桿菌緩解和預防復發效果與mesalazine相仿。
藥物以脂質體包裹,降低系統藥物吸收,增加腸代謝、腸粘膜對脂質體的吸收,還可提高藥物的持久釋放.用脂質體制作靶向和緩釋制劑治療炎癥性腸炎是制劑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