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病型面癱的治療
萊姆病型面癱的治療
萊姆病,有的病人首先侵害顱神經(jīng),引起面癱;有的病人不一定侵害顱神經(jīng),可能侵害心臟、脊神經(jīng)、腦膜、關(guān)節(jié)。實(shí)際上,有的病人確實(shí)無其他臟器損害,而以面癱出現(xiàn)。
本病目前針刺與抗生素結(jié)合治療是首選方法,針刺可消除和改善面癱癥狀,靜點(diǎn)抗生素可殺滅萊姆螺旋體,從根本上治療。但抗生素劑量宜足,療程要長。
①針刺療法:面癱穴為主穴,配瞳子骨透太陽,頰車透地倉,下關(guān)透顴、翳風(fēng)、合谷、光明等穴,每1~2日針一次,10次一療程。
②抗生素:首選青霉素,一般劑量1200萬~2000萬單位/日,療程10~14天。也可用先鋒V號,上、下午各2.5g~3.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內(nèi)靜點(diǎn),20天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