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癌變的關鍵是什么?
下面為您介紹膽囊息肉癌變的關鍵是什么?的文章:
膽囊息肉癌變的關鍵是什么?
膽囊息肉樣病變雖不都是癌 ,但會不會癌變關鍵是區別其病理特征。膽固醇性息肉外觀呈黃白色 ,桑椹狀或乳頭狀 ,直徑多在 10m m以下 ,常多發 ,迄今未見發生癌變的報道 ;炎性息肉是由炎癥直接刺激所引起的肉芽腫 ,單發或多發性廣基結節 ,直徑 5m m左右者多見 ,目前還沒有發現癌變的報告 ;腺瘤樣增生是一種增生性病變 ,也稱增生性息肉 ,外觀為黃色質軟的疣狀物 ,通常無蒂 ,表面光滑 ,直徑 5m m左右 ,單發或多發 ,大多數病理研究未發現這類病變與惡性病變有明顯關系 ,被公認為一種非炎癥、非腫瘤樣的良性病變 ;腺肌瘤病為膽囊粘膜上皮與肌纖維增生所致 ,又稱膽囊腺肌增生癥 ,直徑均約 10m m ,目前已肯定膽囊腺肌瘤病是癌前病變 ;腺瘤來源于膽囊上發成分的增殖 ,是由于膽囊粘膜的腺瘤性增生而形成的腫塊 ,其特征多為單發、有蒂 ,是一種重要的癌前病變。膽囊腺瘤的大小與癌變之間存在相關性 ,直徑小于 12m m多為良性腺瘤 ,而惡性腺瘤的直徑多超過 12m m ,若合并結石則更增加了癌變的危險性。膽囊壁局限性增厚 ,腔內有形態及位置固定的不伴聲影團塊為膽囊腺癌的基本特征 ,也是區別于膽囊息肉的重要根據。
目前認為 ,膽囊切除是防止膽囊息肉樣病變癌變的重要措施 ,但也不必將膽囊一切了之 ,因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并非都會癌變。據報道 ,膽囊切除后脂肪吸收不全 ,右半結腸癌發生率增高 2~ 4. 5倍 , 39 . 4%發生膽汁性胃炎 ,易發生膽道感染和形成膽道結石。因此 ,既要防止膽囊息肉樣病變 ,也要盡量維護膽囊的正常生理代謝作用 ,醫患雙方必須嚴格掌握膽囊切除術的適應癥。目前比較公認的膽囊息肉樣病變行膽囊切除術的指征是 :①直徑在 10m m以上者 ;②單發者 ;③年齡 50歲以上者 ;④合并膽囊結石 ,尤其是直徑在 15m m以上或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者 ;⑤凡疑為膽囊癌者。對于直徑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