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如何治療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種相對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療上應強調急性期嚴格消毒隔離,臥床休息、合理飲食、適當營養、注意對癥用藥,用藥以中藥制劑為主。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不用特殊的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拉米呋啶等),不用免疫制劑(如胸腺肽等);對于中藥降酶制劑,如含有中藥五味子、甘草甜素等的藥物也要慎用,要注意其反跳和易掩蓋病情。急性乙型肝炎不宜應用糖皮質激素。如果患者發病6個月后,檢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仍為陽性,肝功能異常,說明急性乙型肝炎已轉為慢性,此時必須加強抗病毒治療的力度。
慢性乙型肝炎一般得病都在半年以上,多數起病隱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強調三分治療,七分調養。保持精神愉快,生活有規律,合理安排飲食,反對過度增加營養,除出現黃疸或轉氨酶顯著上升時要臥床休息外,一般癥狀不多,轉氨酶輕度升高時應適當活動,注意動靜結合。用藥切忌過多過雜,切勿亂投醫、濫用藥,換藥不宜太勤。選用抗病毒藥、調整免疫藥、活血化瘀藥、抗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再生藥物時,一定要有醫生指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機制復雜,矛盾很多。對乙肝病毒復制標志明顯陽性的患者,應當選用抗病毒藥(如干擾素、拉米呋啶、泛昔洛韋等);對以免疫功能紊亂(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為主的患者,應選用調節免疫功能的藥物(如胸腺肽、轉移因子、特異性免疫核糖核酸等);以微循環障礙為主的患者,應用活血化瘀藥(如復方丹參制劑、川芎嗪等)改善微循環;肝細胞損害嚴重的患者,應采用以保護肝細胞和修復為主的綜合治療(如促肝細胞生長素、肝肽、還原性谷胱甘肽等)。目前雖然還沒有針對性強、作用可靠在、療效特別肯定的特效藥物,很多藥物都只是研究和臨床試用中,但是只要醫生們真正能經常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抓主要矛盾用藥,就能做到中西醫結合的辨證施治,盡量對癥合理選擇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