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營養調理
腦出血的營養調理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持續的高血壓可使腦內小動脈硬化 ,形成微動脈瘤。一些外界因素 ,如情緒激動、疲勞、天氣寒冷、用力過度等 ,可使血壓驟然升高 ,因壓力的變化致使血管破裂。
另外 ,其他疾病 ,如腦梗塞、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也可引起腦出血。
腦出血的發病年齡在 50~ 60歲 ,近年來 ,有提前發病的趨勢。男性稍多于女性。起病突然而無預感 ,少數患者有前趨癥狀 ,如頭昏、頭痛、肢體麻木或活動不便、口齒不清等。病情發展迅速 ,可在數小時內發生至高峰。急性期常見的主要表現有 :頭痛、頭昏、嘔吐、意識障礙、肢體癱瘓、失語、大小便失禁等。
腦出血飲食治療的目的是保護腦功能 ,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功能 ,并達到全力營養支持。采用低脂、低鹽、高鉀膳食。糾正營養不良或營養失調 ,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
患者病情較重伴有昏迷時 ,消化道出血或嘔吐時 ,應禁食、從靜脈補充營養。 3天后開始給予鼻飼 ,應以果水、米湯、藕粉汁、杏仁霜汁為主。每日 4次或 6次 ,每次 150~ 200毫升 ,待病人適應后可逐漸加量 ,每次 250~ 300毫升。不可一次灌注過多 ,防止嘔吐。待病情逐步恢復時 ,可適當增加能量 ,可給予混合奶。混合奶的主要成分是牛奶、淀粉、雞蛋、糖、鹽、植物油等。每天需要多少因人因病情而異。病情平穩無加重者每日可給予 1 000~ 1500毫升混合奶。
病情較輕的可給予含脂肪低、蛋白質高的魚類、家禽、瘦肉類 ,豆制品每天不少于 30克。膽固醇限制 300毫克以下 ,新鮮蔬菜 400克以上。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制劑 ,進餐要定時定量 ,晚餐要清淡 ,睡前要飲水 ,防止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
通過閱讀腦出血的營養調理,我們對腦出血,營養,調理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