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臨床表現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臨床表現文章的具體內容,小康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臨床表現
1.病史:起病急,發病前多有不潔飲食史。受冷、勞累,腸道蛔蟲感染及營養不良為誘發因素。
2.腹痛:起病急驟,突然出現腹痛,也常可為最先癥狀,多在臍周。病初常表現為逐漸加劇的臍周或中上腹陣發性絞痛,其后逐漸轉為全腹持續性痛并有陣發性加劇。
3.腹瀉便血:腹痛發生后即可有腹瀉。糞便初為糊狀而帶糞質,其后漸為黃水樣,繼之即呈白水狀或呈赤豆湯和果醬樣,甚至可呈鮮血狀或暗紅色血塊,糞便少而且惡臭。無里急后重。出血量多少不定,輕者可僅有腹瀉,或僅為糞便隱血陽性而無便血;嚴重者一天出血量可達數百毫升。腹瀉和便血時間短者僅1~2天,長者可達一月余,且可呈間歇發作,或反復多次發作。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代謝性酸中毒等。
4.惡心嘔吐:常與腹痛、腹瀉同時發生。嘔吐物可為黃水樣,咖啡樣或血水樣,亦可嘔吐膽汁。
5.全身癥狀:起病后即可出現全身不適,軟弱和發熱等全身癥狀。發熱一般在38~39℃,少數可達41~42℃,但發熱多于4~7天漸退,而持續2周以上者少見。
6.腹部體征:相對較少。有時可有腹部飽脹、見到腸型。臍周和上腹部可有明顯壓痛。早期腸鳴音可亢進,而后可減弱或消失。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