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與肥胖的關系
大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又稱為肝脂肪變性,是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肝臟內形成的一種疾病。正常的肝臟內僅僅含有小量脂肪,約占肝臟體積的4~7%,其中的一半為甘油三酯,另一半為卵磷脂和膽固醇。肝臟是把血液中的脂肪酸合成為甘油三酯的場所,然而肝內并沒有多少多余空間來儲存它。所以甘油三酯一經合成,就與載脂蛋白結合為脂蛋白,主要是極低密度脂蛋白,并釋放入血液。然而在肥胖者,甘油三酯合成與轉運之間的平衡發生了失調,一方面肥胖者的脂肪酸攝入多,所以肝臟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另一方面,肥胖者血液內的極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過高,導致肝臟內合成的極低密度脂蛋白難于輸出到血液中,所以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積在肝臟內,結果就形成了脂肪肝。
患有脂肪肝后,早期可沒有癥狀,隨著脂肪堆積程度的加重,可漸漸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脹、肝區不適等表現,這時候患者就應該前往就醫。輕、中度脂肪肝多數是可逆的,經過減肥以及調整營養平衡,脂肪肝可以減輕甚至消失。但是如果掉以輕心,發展下去則可能合并脂肪性肝炎,到后期甚至會導致肝硬化,嚴重危害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