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的病理
下面為您介紹膽囊息肉的病理的文章:
膽囊息肉的病理
通過近千例正常人與膽囊息肉患者體液分析觀察及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取膽囊息肉病變組織活檢,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及遺傳基因學,發現正常人體內和患者體內均存在著兩種基因,K-RAS和G-RAS(被稱為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他們還發現在正常人體內致息基因(K-RAS)處于失活狀態(無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較強,它們之間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狀態,而在膽囊息肉患者的體內致息基因(K-RAS)較為活躍,抑息基因活性較為低下,兩種基因處于一種失衡狀態。
當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時,機體的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對致息基因(K-RAS)監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膽囊炎及膽固醇代謝異常等各種誘因條件下,改變了膽囊內環境穩定,使無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轉變成具有較強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而抑息基因(G-RAS)活性明顯減弱,此時具有活性致息基因(K-RAS)與膽囊壁細胞中某些基因片斷重組后,形成其因突變,使膽囊壁細胞發生異常增生現象,并向膽囊腔生長,而這種突出于膽囊壁的異常贅生物,稱之為膽囊息肉.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將本文膽囊息肉的病理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