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并發癥如何處理?
重癥肌無力并發癥如何處理?
由于肌無力病者因呼吸、吞咽困難而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生命體征時,稱為肌無力危象。發生率約占肌無力總數的9.8%~26.7%。
誘發肌無力危象的因素 :呼吸道感染、分娩、妊娠、藥物使用不當(抗膽堿酯酶停用、過量,皮質固醇激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等)可誘發。
根據肌無力危象發生的原因可分為3種類型:肌無力性危象、膽堿能性危象和反拗性危象。
肌無力性危象系由疾病發展和抗膽堿酯酶藥物不足所引起。臨床表現吞咽、咳嗽不能,呼吸窘迫、困難乃至停止的嚴重狀況。體檢可見瞳孔擴大,渾身出汗、腹脹、腸鳴音正常和新斯的明注射后癥狀好轉等特點。
膽堿能性危象約占危象例數的1.0%~6.0%,由于抗膽堿酯酶過量所引起。除肌無力的共同特點外,病者瞳孔縮小,渾身出汗,肌肉跳動,腸鳴音亢進,肌注新斯的明后癥狀加重等特征。
反拗性危象是由感染、中毒和電解質紊亂所引起,應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后可暫時減輕,繼之又加重的臨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