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中醫療法
腦出血的中醫療法
中醫治療腦出血治則治法高血壓性中、大量腦出血的中醫藥治則治法的制定主要以病因病機、閉證的主癥以及臨床主癥出現的機率為依據。我們認為 ,對于高血壓性中、大量腦出血中臟腑閉證患者 ,痰淤互阻交結、閉阻神明清竅為主要病機 ,陽閉證以風、火、痰、淤為主要病因 ,臨床證候以卒發神志不清或朦朧、鼾聲呼吸 ,喉中痰鳴 ,牙關緊閉 ,面赤身熱 ,躁擾不寧 ,氣粗口臭 ,肢體強痙 ,大小便閉等為特點 ;陰閉證以邪實正虛為其主要病機特點 ,其臨床證候以卒發神志不清 ,半身不遂 ,而肢體松懈癱軟不溫 ,甚則四肢逆冷 ,面色蒼白 ,痰濁壅盛 ,靜臥不煩等為特點。陽閉與陰閉各有特點 ,但急性期都以邪實為主 ,以急則治其標為原則。兩證都可用破淤、滌痰、通腑、醒神諸法。本研究所用之通腑醒神膠囊也是據此而立。陽閉證除以上諸法外還使用清熱、平肝等法。陰閉證則配合使用益氣等法。
①清熱法 :中醫認為火熱炎上 ,風火相煽 ,氣血上擾 ,迫血妄行 ,溢出腦脈之外 ,痹阻腦髓神機 ,神明失用 ,變發神昏、偏癱諸癥。清熱在某種意義上能起到清火、瀉火、解毒、涼血、熄風、化痰、通腑等作用。火乃熱所化 ,熱清火自熄 ,血自寧 ,氣血腹順 ,促進神機宣通 ,神明復用。清熱可防止熱從火化成毒 ,治已變防未變 ,達到防止再次腦出血及其并發癥 ,如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
②平肝法 :是指平調肝之陰陽之意 ,使肝氣如常疏泄 ,不亢不逆。出血中風中臟腑陽閉證發病之時 ,肝風內動是引動因素 ,肝之陰陽失調為發病根本 ;而病起之后 ,肝陽未必亢盛之極 ,肝風亦未時見 ,只需平肝即可。況且 ,肝陽、肝風、肝火、肝熱同出于肝 ,均為實邪,立平肝之法 ,平抑肝陽、肝風上逆之勢 ,既可使陽平風熄 ,肝平陽潛 ,氣血得平 ;又可防止肝陽化火生風。
③破淤法 :所謂/破淤/者 ,有消除淤血、逐邪外出寓活血化淤之意 ,其力猛峻。出血中風中臟腑閉證為絡破血溢。離經之淤血 ,必然阻滯清竅之脈絡 ,影響腦髓氣血流通 ,導致神昏諸癥。且病勢急驟 ,病邪兇猛 ,絡破血溢、淤阻腦絡、清竅不宣為其當務之急 ,采取破淤逐邪之法 ,盡快消除阻滯腦脈之淤血 ,使腦髓氣血流暢。
④滌痰法 :對于出血中風中臟腑閉證患者 ,有痰除痰 ,無痰防止內痰的形成。從病者的素質與發病年齡看 ,出血中風之病 ,多先有伏痰存在 ,出血中風之腦血液循環障礙 ,導致缺氧和缺血 ,產生腦水腫 ,甚或顱內高壓 ,在某種意義上 ,可視為痰淤交結之佐證。出血中風中臟腑閉證病發 ,血溢腦脈之外 ,致清陽之氣不得舒展 ,氣血不得流通 ,津液氣血不循常道,津血滲泄為痰為飲 (腦水腫 )。痰淤同治是出血中風急性期的重要治則 ,破淤滌痰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脈的方法。
⑤通腑法 :通腑法對于出血中風閉證的治療作用有以下可能機理 :直折肝氣之暴逆 ;上病下取 ,引血下行 ;敷布氣血 ,暢達血脈 ;推陳出新 ,邪有出路 ;急下存陰 ,以防竭脫。
⑥醒神法 :對于高血壓性中、大量腦出血而言 ,無論各種血腫清除術 ,抑或清熱、平肝、破淤、滌痰、通腑等法 ,均可使腦脈通暢 ,腦神轉醒。而臨床上 ,部分患者神志轉清 ,但因其腦神受擾 ,神明先主使其腦神失于清明 ,此時以/醒神/治之更為恰當。
⑦益氣法 :益氣法是針對陰閉證的治法 ,其病機以邪實正虛為主要表現 ,邪實為痰淤交阻 ,正虛為元氣虧虛 ,而正氣虧虛是基礎。益氣法在中風臨床中的應用以黃芪為代表 ,具大補元氣之功 ,使腦氣得養 ,氣陽舒展 ,神明得用 ;并使氣旺血行 ,血脈通暢。
以上諸法 ,可根據臨床實際情況有所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