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病的手術療法及注意事項
子宮腺肌病的手術療法及注意事項
子宮腺肌病病變多為彌漫性,界限不清,徹底切除病灶幾乎不可能。手術要點包括:盡量切除病變組織,判斷病變組織是否切凈可根據組織的外觀、質地以及血運情況綜合考慮。由于手術切口張力通常較大,不易對合。故如果切口較長,腹腔鏡下縫合比較困難,可以開腹手術完成。單純的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術后疼痛緩解率低,復發率高。因此要尋找有效的輔助手術方法。手術可以從減少子宮血運使病灶萎縮或者阻斷子宮神經通路減輕痛覺的神經傳導來考慮。子宮同時受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而這些神經纖維通過宮骶韌帶進入宮旁,在宮頸的后側方形成Frabkenhauser神經叢。來自盆腔神經叢的近心端的纖維在骶胛上方形成腹壁下神經叢及腹壁中神經叢,然后再形成腹壁上神經叢,即所謂"骶前神經"。子宮的痛覺神經與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伴行,阻斷這些痛覺神經的通路,可能阻斷痛覺的神經沖動信號向中樞的傳導,從而減輕癥狀。常用的阻斷神經通路的方法包括下子宮神經阻斷術(uterine nerve ablation,UNA)以及骶前神經切斷術(pre-sacral neuromectomy,PSN)。LUNA手術操作較為簡單,而LPSN手術風險較大,需要更多的手術技術。LPSN的并發癥包括血管損傷、便秘、泌尿系統癥狀以及乳糜腹水等。文獻報道通過血管介入栓塞子宮動脈可有效緩解子宮腺肌癥的癥狀,但子宮腺肌癥常常內異癥,血管介入治療不能同時處理盆腔內異癥。而且如果子宮病灶廣泛,子宮動脈栓塞后病灶大面積壞死,可引起發熱腹痛等癥狀。在腹腔鏡手術切除子宮腺肌瘤的阻斷子宮的供血動脈可以有以下優點:(1)獲得組織病理學證實;(2)減滅病灶減小子宮體積,減輕術后因為病灶壞死引起的吸收熱;(3)可以同時處理內異癥。故手術的效果理論上應優于單純的子宮腺肌癥病灶切除術或者子宮動脈栓塞術。
對于子宮體積大、手術操作困難或者貧血的患者,術前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素激動劑(GnRH-a)可以減少子宮血運、縮小體積、糾正貧血,有利于手術的操作。文獻報道術前應用GnRH-a3月可以使子宮體積減少50.8%,有利于手術的操作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