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又叫粒細胞減少癥或粒細胞缺乏癥。血液中性白(粒)細胞數降低,常使病人對細菌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黑人中性粒細胞數(約1200/μl)較白人(>1500/μl)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以根據中性粒細胞數(白細胞總數X中性粒細胞百分數)的變化和感染的相對危險性予以分類:輕型(1000~1500/μl),中型的(500~1000/μl),重型(<500/μl)。由于中性白細胞造血功能受損所致的急性重癥中性白細胞減少癥常可危及生命。
中性粒細胞利用過快和生成受損,常可發生急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在幾天內發生).中性白細胞生成減少或脾臟過度阻留中性粒細胞常引起慢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持續數月或數年).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分為繼發性(外來病因作用于骨髓髓系細胞)和髓系祖細胞內在缺陷性所致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