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小兒腦癱的康復訓練?
如何進行小兒腦癱的康復訓練?
小兒腦癱一經醫療機構診斷確定以后,就應及早開展康復訓練。對腦損傷兒的干預,主要是通過視、聽及皮膚感覺這3個大腦的主要輸入途徑進行適當的信息刺激,對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三個主要輸出表現進行比正常運動發育規律稍早一些的功能訓練。
新生兒期即可在嬰兒睡醒時用鮮艷的玩具和父母與之說話的笑臉,引導其向各個方向注視,對視覺追蹤不好的更應加強這方面訓練;父母說話的聲音是最好的聽覺刺激,每日應多次與嬰兒說話,對聽覺定向反應不好的,可加帶響玩具等進行聲音刺激;父母可用溫暖的手撫觸嬰兒全身的皮膚,加上輕柔按摩可促進腦損傷康復。在醫生指導下可進行如下訓練:
1.為了加強小兒頭部的控制,可使其俯臥位雙手支撐抬頭、抬胸或仰臥時雙上肢伸展,將其緩慢自仰臥位拉至坐位。當小兒坐在床上時,應誘發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形成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定性。
2.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并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干翻身。
3.爬行訓練是腦損傷康復的重要方法。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肢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干與大腿成90°。姿勢保持穩定后,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行。
4.對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小兒,訓練者可在其仰臥時握住足跟,以手掌壓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與小腿之間角度盡量小于90°。還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以利于矯正尖足,穩定踝關節,更好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
5.有的小兒雙手握拳,不會抓物,訓練者要堅持做被動手指伸展活動,將其大拇指外展伸開,其它手指就容易伸開了。
6.在運動訓練的同時加強語言訓練。以顏色鮮艷的玩具吸引小兒的注意力,力爭其模仿訓練者的發聲、發音。創造良好的言語環境,及時糾正異常的發音。
1.對于四肢肌肉張力明顯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運動妨礙了患兒的活動時,可考慮使用解痙藥或控制徐動的藥物。中醫按摩可減低痙攣肌肉的張力,擴大四肢關節活動范圍。藥浴、捏脊、拔罐等方法的合理配合,可明顯提高療效。還可采用頭針療法,針刺運動區、語言區,以改善該區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任何被動訓練,仍代替不了主動運動,要千方百計誘導患兒進行正確的主動運動及多說話。患兒的父母親人是康復訓練全過程可靠的監護人和輔助訓練人,因此要積極配合和參與醫學康復人員制定康復目標、進行康復評估、實施康復訓練計劃,還應學會觀察患兒的一些常見病情及殘障變化,在訓練中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并向康復醫生報告,以避免因某些病情發生變化,卻未能及時處理而導致殘障程度加重和出現意外。
通過閱讀如何進行小兒腦癱的康復訓練?,我們對進行,小兒腦癱,康復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