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或脫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或脫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亦稱髓核突出(或脫出)或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腰腿痛,最早有記載的是在1886年解剖一個從30m高跌下的患者,看到了椎間盤突出。本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般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馬尾神經受壓會出現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礙,女性可出現尿失禁,男性出現陽萎,嚴重者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全性癱瘓等一系列臨床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癥脫出的髓核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后方)脫出較多,而向椎體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脫出較為少見。脫出的髓核止于后縱韌帶前方稱為/突出/;而穿過后縱韌帶進入椎管內的,稱為/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