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出血的中醫治療
再障出血的中醫治療
再障的出血主要有虛熱、實熱、氣虛三種。輕度出血可在治療貧血的方劑中加入補血藥,出血重者以止血為主,治法如下:
虛熱出血:出血緩起、量多、色鮮紅、每有低熱、手足心熱、盜汗,舌尖紅,脈細數。治宜滋陰退熱,涼血止血。方劑有玉女煎、大補陰丸、茜根散等。
實熱出血:出血驟起、量多、色鮮紅,多有發熱,舌苔黃,脈數或浮數。常見的出血部位為鼻及消化道。治宜清熱瀉火。
涼血止血:方劑有犀角地黃湯、瀉心湯、龍膽瀉肝湯、十灰散、加味清胃散等。
氣虛出血:為慢性出血,量多少不一,色稍淡,下部出血居多,并有乏力、氣短、自汗、脈沉細無力。治宜補氣攝血。方劑有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和黃土湯。
除以上治療出血諸方,鼻衄者須用填塞法;齒齦出血者可用2%明礬水或五倍子、地骨皮各50煎水含漱;顱內出血,多為肝火上沖,火熱傷絡所致,可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昏迷者加入安宮牛黃丸或至丹化水鼻飼,以清熱開竅;月經過多者,于行經前三天開始服用防崩湯(白茅根、藕節、側柏葉、梔子炭、生地、丹皮、阿膠、花蕊石、煅龍骨、煅牡蠣)加黃芪、黨參以補氣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