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也要抗病毒
肝炎后肝硬化也要抗病毒
晚期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往往會出現肝硬化,進入肝硬化失代償期則出現黃疸、腹水,或者合并自發性腹膜炎、肝性腦病等,這時臨床醫生多無良策,只能被動地維持治療,如利尿、保肝或輸入新鮮血漿及白蛋白等,借以延長患者生存期。但究竟能維持多久,還很難說。病人可能在維持中進入肝衰竭而死亡,或因肝腎綜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慢性肝炎之所以進展為肝硬化,罪魁禍首當屬肝炎病毒,由于病毒沒能很好地被抑制,肝細胞炎癥也就不能得到控制,逐漸形成肝纖維化。在此階段,病毒仍然很活躍,促進肝纖維化加重,終于發展成肝硬化。也就是說,從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病毒始終在起作用。
應當知道,病人到了肝硬化階段,并非必定走向肝衰竭而死亡,如果想辦法抑制病毒,去除或減輕病毒的作用,可能阻止肝硬化向前發展,病人也完全可以生存下去,并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實際上,許多肝硬化病人在生前并沒有被發現,直到最后也不因肝病死亡,只在尸檢時才意外發現肝硬化。這提示,肝硬化如去除病因就可能不再向前發展,并且可以由活動性肝硬化變成靜止性肝硬化。
有一個病例很令人驚奇和意外。48歲的吳某,患乙肝10余年,已經發展為肝硬化,來院時腹水中等量,明顯黃疸,白蛋白很低,診斷為失代償性肝硬化。病人認為自己負擔不起醫藥費,抱著死活由他的想法拒絕住院治療。回家后自購拉米夫定服用,6個月后再次來院復查,他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腹水消退,黃疸消失,白蛋白上升到正常水平,精神狀態也很好,原來的大三陽轉換成小三陽,HBV-DNA轉陰。經了解,他除了自己在家請社區醫生輸注幾瓶白蛋白外,還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抗乙肝病毒藥拉米夫定。
最近以來,國內外不斷報道應用拉米夫定治療活動性肝硬化、失代償性肝硬化成功的例子。與對照組比較,采用抗病毒藥物的患者生存期延長,生存質量提高,病死率降低,這也是肝炎后肝硬化治療的新進展之一。
但是,肝炎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并非人人皆宜,目前尚不能視為常規治療方法,也并非因為使用了抗病毒藥物,肝硬化治療就不成問題了,也有失敗的病例。應用抗病毒藥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肝硬化必須有明確的病毒活躍復制指標,HBeAg、HBV-DNA陽性,或HCV-RNA陽性。不少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復制指標不明顯,不宜采用抗病毒治療。
(2)肝硬化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效果較好,而失代償期的應用屬于沒有辦法的辦法。應用拉米夫定治療乙肝肝硬化,必須征得病人自己同意,在專業醫生嚴密觀察下進行,而不征得病人同意,醫生主觀決定用藥是不允許的,病人擅自用藥也不可取。因為一旦出現病毒變異或隨意停藥可能發生嚴重后果。目前,給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療,在我國專家中還未達成共識。
(3)抗病毒治療其他綜合療法不可偏廢,特別是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補充血漿、白蛋白不可少;有感染跡象要加用抗生素,以減少內毒素血癥對肝臟的影響。
(4)不得選用干擾素治療肝硬化,否則會加重病情,這已成定論,盡管國外有報告用干擾素治療者,但國內專家不主張用。
(5)也可選用氧化苦參堿、日達仙(Tα1)治療,這些藥物作用溫和,抗病毒效果確實,兼有抗纖維化作用。病人用藥的依從性也好。
閱讀雖說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卻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所以我們為了命運,要堅持多看,看完整的文章,康網小康希望您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希望您能對本文做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