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
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
血清補體水平下降或抗DNA抗體滴度升高是腎病惡化的直接證據應嚴密監測,但單一實驗室檢查不能對不良病程可靠預示。腎炎性尿沉渣、嚴重蛋白尿或血清肌酐濃度進行性升高是不良的預兆,為需要治療的指征。在腎活檢中,高度增生、纖維蛋白樣壞死、細胞性新月體或廣泛內皮下免疫復合物沉積是預后差的征象,提示需加強治療。膜型SLE腎小球腎炎的預后和治療指征尚未明確且有爭議。 治療通常聯合細胞毒性藥物和皮質類固醇激素。環磷酰胺常以0.75/m2沖擊(每月一次共6個月,后每三個月一次用6個月)開始,如果白細胞計數>3000/μl,可增加至最大量1g/m2溶于鹽水中30~60分鐘內靜脈給藥。強的松在6~12月內從60~80mg/d逐漸減至隔日20~25mg。環磷酰胺和強的松聯合給藥直至腎炎緩解維持≥1年。復發時通常增加強的松劑量治療。 維持治療較環磷酰胺可能更安全的選擇是口服硫唑嘌呤(每日2mg/kg),其以后發生腫瘤危險較小,無性腺功能不全的威脅。對于不愿或不能耐受環磷酰胺的病人亦能在初始治療時應用硫唑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