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欧美专区日韩-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中文字幕最新|www.tdsyxx.com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健康資訊 > 行業快訊 > 瀏覽文章

孩子一年長不到4公分 恐生長遲緩

作者:康蘇 來源: 康網 時間: 2019-01-06 閱讀:

一懷疑生長太慢,醫師建議孩子的生長狀況需長期記錄,對照「兒童生長曲線」表了。如果一年下來孩子的身高長不到4公分,建議至小兒內分泌科檢查,由醫師評估生長激素是否不足,以接受合適的治療。醫師提醒,青春期的結束就是生長的結束,太晚發現錯失治療時機。

孩子生長需長期記錄觀察 以免錯過生長警訊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表示:「生長就像是『龜兔賽跑』、要看長遠的,建議父母留意孩子每個階段的生長情況。兒童健康手冊上有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兒童生長曲線』表,在孩子7歲前(進入小學前),父母可以在手冊上紀錄孩子的身高并進行比對;就學后,校護每年也都會幫孩子量測身高與記錄。若孩子身高掉到第3百分位或超過第97百分位父母都應該注意。

民眾多半會看過小時候某個同學長得特別快、個子很高,總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但幾年后長高的速度卻慢了下來,其他同學的身高也陸續追過他了。長得比別人快可能是成長提前啟動,但不代表后續會維持一樣的成長速度,甚至可能提早結束青春期,反而壓縮了成長時間,這往往是父母容易忽略的。 」

及早就醫 別讓青春期成為成長天花板

談到生長,青春期是關鍵時刻。臺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任蔡立平醫師表示:「青春期前的孩子,如果身高一年長不到4公分,就是生長警訊。只要青春期結束就代表成長的『結束』,身高問題要在生長板閉合前補救,生長板位于長骨兩端,在成長期結束前,會受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性腺荷爾蒙等內分泌影響,讓骨骼細胞成長,身高就可以持續長高;青春期之后,因為性荷爾蒙使生長板加速生長,一旦與骨頭密合在一起,孩子再長高的機會很有限。因此,及早發現孩子的生長問題是很重要的。

若懷疑孩子有生長落后的狀況,建議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讓醫師找出孩子生長落后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出生體重兒(體重1,800-1,900克)的孩子,大概有15%的機會在2歲之后會跟不上生長曲線,也特別提醒父母留意。父母也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狀況,鼓勵孩子多運動、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避免肥胖;因為肥胖是性早熟的危險因子,也壓縮了生長的時間。 」

一旦缺生長激素 醫師呼吁盡早治療

蔡輔仁副校長表示:「生長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荷爾蒙,為正常發育所需關鍵,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會透過詳細的檢測,確認是否為生長激素不足導致的生長干擾。更重要的是,身高并非健康指標而是疾病指標,醫師也會確認生長干擾是否來自于疾病(例如:透納氏癥、小胖威利癥)。若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可藉由每日睡前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正常發育,但必須在生長板完全閉合前接受治療才有效。生長激素治療需要定期回診,醫師會視施打的成效、生長板的密合狀況來進行評估,但及早發現生長問題、及早治療更重要。」

蔡立平主任分享:「過去曾收治一個男生案例,小學畢業時只有135公分,家里總以為是遺傳到較為矮小的媽媽。男孩因為太過矮小在學校遭到罷凌所以就醫尋求改善,沒想到檢查之后發現并非遺傳,而是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生長落后。評估之后給予生長激素的治療??,治療4年半長到了171公分,從百分位3以下回到正常生長曲線上,人也多了點自信。有些父母對于生長激素的治療??會有些疑慮,但生長激素已經有30年左右的使用歷史,不需過于擔心安全性。雖然使用生長激素可能偶而會有頭痛、手腳腫脹、血糖上升、甲狀腺功能變化等副作用,但發生率不高,只要主動和醫師說明,醫師會評估改變劑量或治療方式,來緩解這些副作用。」

國際研討會在臺舉辦 小兒生長治療專業獲肯定

《小兒生長治療國際研討會》今年選在臺北舉辦,已于12/9(日)完美落幕。本次會議能夠選在臺灣舉辦,相信國際也看見臺灣在小兒生長治療領域的專業,亦不遜色于歐美。透過本次的會議,也成功展現臺灣醫師在臨床上以及學術研究上的地位,提升臺灣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