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鑒別診斷
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腦出血的鑒別診斷的具體內容:
腦出血的鑒別診斷
根據詳細的病史資料和體格檢查多可作出診斷:病人年齡多在50歲以上,既往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史;多在情緒激動或體力勞動中發病;起病突然,發病后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半數病人有意識障礙或出現抽搐、尿失禁;可有明顯定位體征,如偏癱、腦膜刺激征;發病后血壓明顯升高;CT掃描及MRI可見出血灶,腦脊液可呈血性。其鑒別診斷:
1.腦梗死:臨床上由于腦出血和腦梗死在治療原則上截然不同,因此對兩者的鑒別十分重要。在CT問世前,兩者在臨床上鑒別有時非常困難。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前多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病后意識障礙較輕或不出現,而局灶性體征較重,腦脊液多壓力不高而且無色透明。應用CT檢查可直接明確有無腦出血。
2.蛛網膜下腔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驟,伴有劇烈的頭痛、嘔吐、一過性意識障礙,有明顯的腦膜刺激征,很少出現局限性神經系統體征,腦脊液呈血性,一般鑒別不困難。但當腦出血破入蛛網膜下腔或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在腦實質破裂后產生局限性定位癥狀,如偏癱、失語時,臨床上容易混淆。但臨床上,腦出血一般先出現偏癱,待血液破入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時才出現腦膜刺激征;而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可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故先出現腦膜刺激征,而后才出現偏癱。動脈瘤破裂多見于中老年人,血腫的部位與動脈瘤部位基本一致,常見于各腦葉內;而腦動靜脈畸形多見于青壯年,出血多位于皮質下,MRI常可見到出血區內或其周圍有異常血管流空現象,對疑有上述兩種疾病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腦血管造影可顯示出動脈瘤或腦動靜脈畸形影像。
3.顱內腫瘤出血: 顱內腫瘤,特別是原發性腫瘤,多因生長速度快而致腫瘤中心部位的缺血、壞死,易于腦出血相混。但腫瘤患者,病程較長,多在原有癥狀的基礎上突然加重,也可為首發癥狀。增強的頭顱CT和MRI對腫瘤出血具有診斷價值。
4.其它原因引起的昏迷:由于腦出血多數伴有意識障礙,常需要與其它疾病所致昏迷相鑒別。如肝昏迷、糖尿病性昏迷、尿毒癥等,這些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有原發病史及特殊體征,血壓正常或偏低,無肢體癱瘓,通過CT等輔助檢查可明確診斷。
以上內容是由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