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并發癥的處理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腦出血并發癥的處理 文章的具體內容,蘇蘇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腦出血并發癥出現不僅增加處理的復雜性,也是加重病情或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見的并發癥有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瘡、腎功能衰竭等。
消化道出血是腦出血的一個嚴重的并發癥,多稱應激性潰瘍,也叫急性胃粘膜病變。其發生率為14.6%~61%,大多與腦出血的嚴重程度有關,即病情越重,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越高,而且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預后差,病死率可達50%左右。發病機理認為是腦出血影響到腦干、下丘腦的植物神經中樞,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血中兒茶酚胺濃度增加,胃血管痙攣、粘膜缺血,粘膜屏障破壞,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出現胃及十二指腸的粘膜潰瘍、出血。消化道出血大多發生在嚴重腦出血后的24小時內,特別在發病后4小時內為多,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的上部,嚴重者也可引起食道下部、空腸、回腸出血,粘膜廣泛糜爛、致多處出血,所以發生急、出血量多,以嘔血為主,一周以后,如病情重沒有得到及時的緩解,消化道的病變多為潰瘍,出血緩慢、量少,以便血為主。在急性期大量使用激素可能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的分泌,會引起或加重消化道出血。因此使用激素要慎重,必須使用時也要短期使用。
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比較困難,困難的本身不在于消化道出血,而是腦出血重,治療上根本的是治療原發病,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減輕下丘腦及腦干的損害,同時給予止血藥、胃粘膜保護劑及制酸劑治療。
對出血嚴重者,有條件的可下內窺鏡,電凝止血,噴灑止血藥物。
出血量少于500ml為小量出血;出血量在500~1000ml為中度出血,此時血壓下降,脈搏增快(每分鐘可增加20次),眩暈、口渴、尿少;出血量大于1000ml為大量出血,血紅蛋白在70克/升以下,脈搏在120次/分以上,四肢發涼、出冷汗、少尿或無尿,意識障礙。根據不同的檢測結果,應注意大量補液、必要時輸血。對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要不要下鼻飼管?這是個矛盾的問題,一方面,腦出血病人需要全身支持治療,鼻飼對保證營養很重要;一方面鼻飼管的刺激可加重胃出血。總的來說,腦出血后禁食的期限是3天,到第3天不能進食要下鼻飼管,下管的過程動作要緩慢,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否則刺激胃粘膜可造成反復嘔吐,嘔吐又導致胃痙攣,反過來加重胃出血。通過鼻飼管的回抽可以檢測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可將胃內出血抽出來,還可以通過胃管注入止血藥物。
為預防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對重癥患者可預防性地使用抗生素。嚴重的肺部感染可危及生命,當重癥昏迷病人,舌后墜阻塞呼吸道、不能自主排痰且痰液較多、一般的吸痰、給氧不能糾正缺氧狀態,應積極地采取氣管切開和排痰措施,保證呼吸道的通暢可使病情明顯改善。
當病人出現尿潴留、特別是發生無張力性膀胱時易并發泌尿系感染,此時應給予留置導尿,并每日定時膀胱沖洗。為預防褥瘡、要特別強調護理,每1小時翻身一次,變換體位,保持皮膚清潔、干燥,褥子要干燥平整,對身體受壓發紅的部位要每日多次按摩。一旦發生褥瘡要及時處理。治療期間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平衡,保護腎功,如出現急性腎衰可考慮采取透析治療。
小編就經常提到,文章人類進步的階梯。好的文章一定要與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