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哮喘
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慢性氣道炎性疾病,其特點是氣道可逆性變窄,并導致呼吸困難。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對某些物質異常敏感,這些物質稱為誘發因子,當病人受到這些因子的刺激時,呼吸道就發生過度的炎癥反應,從而出現氣道黏膜腫脹、黏液分泌增加和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阻礙正常的氣體流通而出現哮喘。哮喘在臨床呈反復發作的慢性經過。哮喘發作時,可用藥物治療緩解。哮喘發作后,恢復正常,可以完全沒有癥狀。國內發病率約占人群中的1%~2%,20%的病人有本病的家族史。
目前認為,哮喘通過中西醫治療可以完全控制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質量,使他們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和生活。哮喘急性發作時應用中西醫治療癥狀不難緩解,但如何預防其復發比較困難。有效控制哮喘復發的關鍵是指導病人正確合理使用藥物和各種康復措施。研究發現,人體免疫功能、抗病能力的低下、機體內環境的紊亂是哮喘發生的根本原因,哮喘緩解這種紊亂狀態依然存在,中醫藥有很好的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調整機體內環境的功能,因而哮喘緩解期的中醫藥治療對減少哮喘發作次數、減輕哮喘發作程度的重要作用。根據哮喘病人的緩解期特點,中醫可辨證分為肺虛、脾虛、腎虛等幾種類型。肺虛可見多汗、惡風、易感冒、氣短、聲低、疲乏、舌淡苔白、脈虛細等;脾虛可見納食差、便稀便頻、倦怠氣短、舌淡苔白脈弱細等;腎虛可見氣喘、汗出、腰膝酸軟;若畏寒肢舌淡苔白、脈沉細則偏于腎陽虛;若顴紅煩熱,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則偏于腎陰虛。一般情況下,肺脾虧虛、肺腎虧虛、脾腎虧虛,甚或肺脾腎均虧虛。又由于患者緩解期多有咳嗽、痰多、胸悶、憋氣、氣急等,所以緩解期除了體虛之外,多有痰熱濕濁內阻、氣機阻滯的情況,故而表現出復雜的病型,既有虛證、又有實證,虛實夾雜。肺虛證以補肺益氣為大法,方用補肺湯加減。肺虛證以健脾益肺為大法,方以六君子湯加減。腎陽虛證治以補腎溫陽為大法,方以陽和湯、右歸飲化裁。腎陰虛證方以都氣丸、金水六君煎化裁。有痰熱濕濁內陰者加清金化痰丸、二陳湯等;氣機阻滯者可加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口服中成藥辨證論治;肺虛證用玉屏風散合固本咳喘片;脾虛證用香砂六君子丸、海珠喘息定片;腎陰虛證用河車大造丸、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腎陽虛證用蛤蚧定喘丸。痰熱濕濁內阻者可用清肺化痰丸、二陳丸,氣機阻滯者可用加味逍遙丸。其他療法尚有中藥泡洗、中藥霧化吸入、中藥物離子導入、背俞拔罐、穴位注射、中藥藥物背心、穴位貼敷等。
通過閱讀中醫藥治療哮喘,我們對中醫藥,治療,哮喘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