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欧美专区日韩-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中文字幕最新|www.tdsyxx.com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醫學健康 > 疾病知識 > 瀏覽文章

中醫對哮喘的辯證施治

作者:蘇蘇 來源: 康網 時間: 2023-01-09 閱讀:

原標題:中醫對哮喘的辯證施治。

中醫傳統觀點對哮喘的治療,重視扶正固本。"發時治標,平時治本"為中醫治療哮喘的準則。中醫學認為,哮喘之所以難于根治,是因為有宿痰的存在,宿痰內伏,為哮喘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的根本原因。 臨床中醫辯證施治方案如下:    1.寒哮

臨床征象: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帶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受寒易發,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藥:射干麻黃湯加減(射干9g,麻黃9g,生姜9g,細辛5g,紫苑12g,款冬花9g,大棗10枚,半夏9g,五味子5g)。

2.熱哮

臨床征象:氣粗息涌,喉中哮鳴,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咳痰色黃或白,粘濁稠厚,排吐不利,煩悶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飲,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方藥:定喘湯(白果9g,麻黃9g,蘇子6g,甘草6g,冬花12g,杏仁9g,桑白皮9g ,黃芩12g,法半夏9g)。

3.風痰哮

臨床征象:痰氣壅實,咳喘胸滿,但坐不得臥,痰涎壅盛,喉如曳鋸,咯痰粘膩難出,舌苔厚濁,脈滑實。

治法:滌痰除壅 利氣平喘。

方藥:三子養親湯加二陳湯(白芥子9g,陳皮12g,法半夏9g,茯苓12g,蘇子9g,萊菔子9g,生甘草6g)。

4.寒包熱哮

臨床征象:喘逆上氣,胸脹或痛,吸出鼻煽,咳而不爽,痰吐稠粘,伴有頭痛身熱,煩悶,酸痛,口渴,舌薄或黃,質紅,脈浮數或滑。

治法:宣肺清熱。

方藥:麻杏石甘湯(麻黃9g,杏仁9g,石膏18g,生甘草6g)。

5.肺虛型

臨床征象:氣短聲低,咯痰清稀色白,平素自汗,怕風,常易感冒 ,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發前噴嚏頻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

治法:補肺固衛。

方藥:玉屏風散和補肺湯(黃芪20g,白術12g,茯苓12g,防風9g,五味子6g,干姜3g,法半夏9g,厚樸9g,陳皮12g,生甘草6g)。

6.脾虛型

臨床征象:平素痰多,倦怠無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膩易腹瀉,每因飲食不當而引發,面色萎黃不華,舌質淡,苔薄膩或白滑,脈象細軟。

治法:健脾化痰。

方藥:六君子湯(黨參20g,白術12g,茯苓12g,陳皮12g,法半夏9g,生甘草6g)。

7.腎虛型

臨床征象:平素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腰酸腿軟,腦軟耳鳴,勞累后哮喘易發,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質胖嫩,脈象沉細。或顴紅,煩熱,汗出粘手,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補腎攝納。

方藥:金匱腎氣丸或七味都氣丸(金匱腎氣丸:干地黃20g,山藥12g,山茱萸12g,澤瀉9g,茯苓12g,丹皮9g,桂枝6g,制附子6g;七味都氣丸:熟地黃20g,山茱萸12g,山藥12g,茯苓12g,丹皮9g,澤瀉9g,五味子6g)。

8.其它

中醫學辨證施治應包括中醫內服中藥之外的針灸、穴位療法、、藥墊療法、艾灸療法、中藥灌腸、局部涂搽法、足部反射療法、飲食療法等多種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