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的中醫治療以補益為原則
再障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簡稱,再障分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以獲得性居絕大多數。先天性再障甚罕見,其主要類型為Fanconi貧血。獲得性再障可分原發和繼發性兩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約占獲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臨床表現、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綜合分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
再障的中醫治療以補益為原則,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根據辨證不同分別采用清熱解毒,補氣養血,健脾補血,滋陰益腎,溫補腎陽及平補腎陰腎陽之法。病程日久而見瘀血證候可同時使用活血化瘀之法。
再障辨證首先應分清屬急性還是慢性,一般說來,起病急、病程短,高熱,出血嚴重,乏力、頭暈、心悸等癥狀明顯甚至神昏為急性,屬熱毒壅盛型;發病隱襲,病程長,病情較少危重表現者為慢性型,其中以神疲乏力、心悸怔忡、夜寐不安、食欲不振、面色蒼白、唇甲色淡、輕度出血者屬心脾止虛;而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盜汗或形寒肢冷、夜尿頻多、有或無出血者,根據其陰虛、陽虛偏重辨為腎陰虛、腎陽虛及陰陽兩虛型。有的久病入絡,出現面色黧黑、舌面瘀點瘀斑、皮膚甲錯等癥狀,按血瘀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