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倒時差可能導致大腦萎縮
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經常倒時差可能導致大腦萎縮的具體內容:
經常倒時差可能導致大腦萎縮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短時間內重復性地調整時差可能導致人的大腦萎縮,進而使記憶力衰退且辨不清方向。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的醫學期刊《神經科學》上。研究人員是通過對長期在世界各地飛行的空勤人員的大腦進行檢查后得出上述結論的。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睡眠不正常的夜班白班輪班制工作人員及照顧嬰幼兒的父母親,大腦也會受到同樣的影響,出現記憶力衰退等問題。
進行這項研究的英國布里斯特爾大學的科學家對20名22歲至28歲的女性民航乘務人員的大腦進行了掃描,且測試了她們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些乘務員在民航供職至少5年以上,經常一次飛躍至少7個時區。領導這項研究的趙光伍博士說,我沒有發現接受檢測的人在語言表達方面出現障礙,但是她們的短時間記憶力和抽象認知能力都很差。科學家認為,長期處于倒時差狀態會刺激到人的大腦,產生某種大腦激素,導致大腦萎縮。但是如果在倒時差的過程中,獲得長時間的休息,那么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以上內容是由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