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外治法的治療原理
中藥外治法的治療原理
中藥外治法的治療原理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即局部的刺激作用;藥物的直接滲透作用;經絡的調衡及臟腑的輸布作用和皮膚的吸收作用。
1、局部的刺激作用。即利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從而起到行氣活血、消炎止腫的作用。
2、藥物的直接滲透作用。通過藥物外用的方法,能直接透過皮膚,切近病灶,增加局部藥物的強度,起到活血化瘀、運行氣血、清營涼血、消腫止痛、促進血管新生、吸收死骨、形成新骨等功效。
3、經絡的調衡及臟腑的輸布作用。在體表給藥,通過經絡血脈或信息傳遞,通過不同的藥物之性味作用,由經脈入臟腑,輸布全身,直達病所,藉以達到補虛瀉實、協調陰陽等作用而達到臟腑調合全身性疾病的目的。
4、皮膚的吸收作用。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外圍屏障,面積大、毛孔多,除了有抗御外邪外,尚有排泄和吸收的新陳代謝作用。本療法就是藥物的滲透性和皮膚的吸收功能的統一而進人體內,再通過經絡、臟腑的調衡,輸布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而起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