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中醫治療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中醫治療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作為主要研究課題,認為該病中醫屬“虛癆”、“髓毒”范疇,發病原因與環境污染、化學藥物以及放射性物質接觸有關。基本病機在于邪毒內蘊、腎精虧虛。腎主骨,生髓藏精為五臟之術。邪毒內蘊暗耗精血,導致腎精虧虛,表現為貧血、面色蒼白或面黃、口唇指甲蒼白、疲倦、乏力,甚者頭暈、心悸、氣短。邪毒化熱,則見發熱,熱迫血妄行可見鼻腔、牙齦出血,邪毒瘀滯見肝脾腫大。
中醫的針灸經絡理論認為,足部有豐富的穴位,與生血有關的學位有涌泉穴、照海、太溪、水泉、解溪、歷兌、內庭、沖陽、隱白、太白、三陰交、公孫、商丘、昆侖、申脈、至陰。這些穴位,通過經絡與臟腑相連,中醫理論認為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達到疏通經氣,調理氣血,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
現代全息生物學理論認為,全身各部位在足部都有其對應的反射區,刺激足部這些反射區,可引起相對因身體部位的生理反應和變化,從而對其對應部位的疾病起到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