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敷臍療法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肝硬化腹水的敷臍療法文章的具體內容,小康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肝硬化腹水的敷臍療法
敷臍又稱臍療,是中醫的一種外治方法,能通過局部刺激與整體調節兩條途徑發揮作用,有著中藥內服及西藥療法所不具備的特點。因其操作簡便,治療有效,毒副作用小,無痛苦,大多數患者樂于接受。
臍療的作用機制為:①臍又名神闕穴,為任脈要穴,與督脈命門相對應。任督經氣相通,共理人體諸經百脈。臍亦為沖脈循行之地,沖為經脈之海。任、督、沖脈內通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聯系全身之經脈,起著調節氣血、臟腑生理功能的作用。②臍部的血管分布非常豐富,臍中含有腹壁動、靜脈分支,藥物滲透性強,吸收快。臍下腹膜還有豐富的靜脈網,連接門靜脈,使藥物得以此捷徑直達肝臟。③臍中分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不斷刺激臍中穴,會使臍部皮膚上的各種神經末梢進入活動狀態,以促進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提高免疫功能,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改善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從而達到防病治病。④此外,臍下組織表皮角質層很薄,又無脂肪組織,皮膚直接與筋膜腹膜相通,內與小腸相連,有利于藥物的滲透吸收。
中藥敷臍治療肝硬化腹水除通過局部刺激、經絡與神經調節外,另一重要機制便是中藥的透皮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而起作用,藥物透皮吸收可避免胃腸道刺激,肝臟的/首過效應/,以及藥物半衰期短、必須多次給藥等缺點,并且具有給藥方便的優點。中藥敷臍可用單味藥或復方。單味藥以商陸較多,將其研末敷臍。商陸苦寒有毒,功能瀉水散結。商陸瀉水作用迅猛,內服有較大毒性,引起水瀉、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的中毒反應,外敷可克服上述弊端,發揮其逐水作用。復方治法以峻下逐水為主,配伍以理氣、活血或溫陽之品。①中度或大量肝硬化腹水患者在用利尿劑與人體白蛋白時輔以瀉水逐飲,行氣活血之復方敷臍。如以甘遂、牽牛子、防己、檳榔、沉香、桂枝各等分研末敷臍,每天換藥1次,10天1個療程,共4個療程。方中甘遂、牽牛子功能通利二便、分消水濕,不僅提高利尿效果,而且促進腸道氣體排除,緩解胃腸靜脈血瘀。沉香理氣,氣行則水行,可增強逐水之功。②在肝硬化腹水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以甘遂、牽牛子、肉桂、車前子研末敷臍治療,方中甘遂、牽牛子峻下逐水,肉桂溫陽散寒,車前子利水,共湊瀉水逐飲、溫陽散寒之功。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