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應通過哪些檢查進行確診?
潰瘍性結腸炎應通過哪些檢查進行確診?
1.糞便常規檢查:用肉眼觀察患者的糞便,其糞便可呈黏液膿血便,用顯微鏡檢查可見其糞便中有紅細胞和膿細胞,如果患者處于急性發作期,其糞便中還有巨噬細胞。做糞便常規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初步了解患者腸道的炎癥程度以及患者是否患有腸道寄生蟲病等。因此,患者應挑選帶有黏液或膿血的糞便標本做常規檢查,切勿將標本與尿液相混合,而且至少要送檢2~3次,以增加診斷的準確性。
2.結腸鏡檢查:患者可用結腸鏡做全直腸結腸檢查,必要時還應做回腸末段檢查。該項檢查是對潰瘍性結腸炎進行診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這項檢查可直接觀察患者腸黏膜的變化,并能從病理形態學方面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評估,包括病變的范圍、有無息肉、有無腸道狹窄、癌變等合并癥,以及病變的階段和患者腸道的運動情況等,同時還能排除臨床上容易與潰瘍性結腸炎相混淆的病癥,如腸癌、痢疾等。但需注意的是,處于急性期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不宜做結腸鏡檢查,以免造成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