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辯證論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中醫辯證論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中醫辯證:根據中醫理論體系,按/血證/分型論治。根據臨床癥狀,大多屬陰虛血熱,迫血妄行的衄血(肌衄、鼻衄),重癥病例合并內臟出血,如尿血、便血、朋經過多和腦出血。先師張景岳云:/衄血雖多由于火,而唯陰虛者尤多/,個別病例出現氣陰兩虛證象。
治療:屬陰虛火旺,迫血妄行,治療法則與其相對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藥用--生地30g,赤勺10g,丹皮10g,紫珠草30g,旱蓮草15g,炒大黃15g,花蕊石15g,山茱萸10g,炒小薊10g。屬氣陰兩虛者再加北沙參、西洋參等益氣養陰之品。
療效探析:本病的治療目的旨在提高血小板的數量和質量,控制出血。根據現代中藥的藥理研究,在不違背辯證原則的基礎上選用一些能促進血小板提升的藥物如大黃,能促進血小板聚集,并使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促進血液凝固,使凝血時間縮短,還能使受傷的局部血管收縮,血管抵抗能力增強,從而有利于止血。紫珠草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能增強血小板數量,縮短出、凝血時間,并能抑制纖溶系統等效果。
如果您感覺本文對您有幫助,請將文章中醫辯證論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分享給需要看到本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