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怎樣發病的?
下面為您介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怎樣發病的?的文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怎樣發病的?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亂產生抗體自身紅細胞抗體,與紅細胞表面抗原相結合,或激活補體使紅細胞過早破壞而導致的溶血性貧血。臨床上根據發病原因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原因不明確,占60%左右;繼發性者伴發于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及與免疫有關的疾病,如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及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某些細菌病毒感染等,約占40%左右。
而根據抗體種類可分為溫反應性抗體型和冷反應性抗體型。溫抗體與抗原反應的最適宜溫度為37℃;冷抗體又分為兩種,冷凝素與紅細胞結合的最適宜溫度是2~4℃,溫度上升結合力減弱;冷溶血素在16℃時與紅細胞結合,溫度升高結合力無明顯減弱。臨床上溫反應性抗體型約占80%,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且以青壯年為多。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