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如何發展的?
冠心病是如何發展的?
臨床的冠心病患者通常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結果。病變開始于成人的早期,可以多年無明顯的癥狀或體征。偶爾有病例在早期表現為缺血性心臟病。絕大多數冠心病病人死亡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結果(圖2-l,1)。美國參加朝鮮戰爭死亡士兵尸檢研究顯示:很多年輕的美國人的冠狀動脈已有纖維斑塊,一些已經出現損傷。我國病理結果顯示:10-20歲主動脈指紋病變的檢出率為50%;北京15-39歲意外死亡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研究中,中重度病變的檢出率約占l/4,并以不穩定斑塊居多。這些發現清楚地證明男性十幾歲以后到二十多歲即出現動脈粥樣硬化。
在未出現癥狀時,動脈粥樣硬化的損傷是不易察覺的或僅能通過一些特殊的診斷手段如動態心電圖、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和冠脈造影等發現。病變從無癥狀到出現臨床癥狀的進展速度是大不一樣的,可以從幾分鐘到數年,通常是到中年發病。冠心病發展中一個不可預測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或破裂,誘發血栓形成而導致冠狀動脈的突然阻塞。雖然動脈損傷在成年的早期已開始,但動脈粥樣硬化并不是隨年齡增加的必然結果c老年人冠狀動脈正常是完全可能的。美國男性在60歲前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是1/5,女性是1/17。臨床上冠心病一些嚴重的表現形式,如心肌梗死、心性淬死女性比男性發病晚10年到20年。美國有研究顯示:在第一次發生心一旦出現冠心病的臨床癥狀,病人的預后將受到明顯的影響。有資料顯示:冠心病病人每年死亡率比同年齡同性別其他低危險的病人高10%。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冠心病病人平均每年的死亡率為1%到10%,相對應的普通成年人每年的預期死亡率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