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筆下的血液病什么樣子?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中醫學筆下的血液病什么樣子?文章的具體內容,小康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中醫學筆下的血液病什么樣子?
血病一詞,較早見于《諸病源候論》(隋·巢元方)。明·虞傳的《醫學正傳》中又出現了/血證/-詞。清·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稱/血癥/。清·唐宗海撰寫的《血證論》更是以/血證/作為書名。根據上述幾部典籍中記錄的相關內容來看,涉及最多的是各種出血及血瘀病證。由此可見,盡管/病/、/證/、/癥/三詞,無論是在中醫還是在西醫的概念中均不宜混淆,但就其涉及血的病變而言,在內容上并無根本差異。故可以將三詞合一,統稱為中醫的/血病/。
中醫所稱之血即今之血液。而古代醫家所討論的血病,亦是以血的功能和運行發生異常病變為主要內容,且文獻中所記載各血病的大量臨床癥狀中與今之許多血液病的臨床表現相一致,如外科正宗中記載,/葡葡疫,其患生小兒,感受四時不正之氣,郁于皮膚不散,結成大小青紫斑點,色若葡萄,發在遍體頭身,乃為腑癥;自無表里,邪毒傳胃,牙根出血,久則虛人,斑漸方退。/即與今之過敏性紫癜極為相似,且在臨床借古人之方治今之血液病亦可獲效。故可認為,中醫之血病雖不能完全等同于西醫的血液病,但其所涉及的相關內容中有不少與之不謀而合。因此,中醫臨床治療學中的血病與西醫的血液病在研究內容上應有極大的相關性。兩者之間的結合是完全可能的。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