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狀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
盤狀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
現采用的為美國風濕病協會(ara)在1982年經修正盤狀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共10項:①顴頰部紅斑;②盤狀狼瘡;③光敏感;④口腔潰瘍;⑤非侵蝕性關節炎;⑥蛋白尿(>0.5g/d)或尿細胞管型;⑦癲癇發作或精神病;⑧胸膜炎或心包炎;⑨溶血性貧血或白細胞減少(<4000/mm3)或淋巴細胞減少(<1500/mm3)或血小板減少(<100000/mm3);⑩抗ds-dna抗體或抗sm抗體或le細胞或梅毒血清反應假陽性。符合以上四項或四項以上始能確診,該診斷標準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可達96%,倘結合皮膚狼瘡帶試驗和活組織檢查,更可高診斷率。
瘡長在臉上的銀屑病皮疹,尤其是臉頰上蝴蝶狀紅斑性損害,很容易被診為紅斑性狼瘡,可通過以下幾點鑒別:
銀屑病長在臉上,由于洗臉的緣故多無屑,或者有較薄的鱗屑,容易剝落。而盤狀紅斑狼瘡患者面頰部的蝶狀紅斑,多數周邊呈盤狀隆起,有一層厚厚的痂屑,不容易剝脫,用力剝去痂屑后,底面可以見到多個棘狀角質栓和明顯擴大的毛囊口,而非薄膜和血露。實驗室檢查可有血沉快及抗核抗體陽性,類風濕因子陽性和γ球蛋白增高等變化。也可以送病理活檢和做狼瘡帶試驗以確定盤狀紅斑狼瘡的診斷。
病理顯示為表皮角化過度,毛囊口擴大,有角質栓塞,棘層萎縮,基底細胞液化變性的特點,并無銀屑病顆粒層變薄表皮突延長、增寬的病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