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陰腎經與早期上行性強直性脊椎炎的關系
足少陰腎經與早期上行性強直性脊椎炎的關系
足少陰腎經的經脈循行是: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后,進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內側,出于腘窩內側半腱肌腱與半膜肌之間,上經大腿內側后緣,通向脊柱,屬于腎臟,聯絡膀胱,還出于前(中極,屬任脈),沿腹中線旁開0.5寸、胸中線旁開2寸,到達鎖骨下緣(俞府)。
腎臟直行之脈: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于舌根兩側。
肺部支脈:從肺出來,聯絡心臟,流注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足少陰腎經主要用于治療婦科、前陰、腎、肺、咽喉病證。如月經不調、陰挺、遺精、小便不利、水腫、便秘、泄瀉,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而足少陰腎經的所屬腧穴可以主治口熱、舌干燥、咽部發腫、氣上逆、喉嚨發干而痛、心內煩擾且痛、黃疸、腹瀉、脊柱、大腿內側后邊痛、萎軟、厥冷、喜歡躺著,腳心發熱而痛等腎方面發生的病癥。
當足少陰腎經出現異常變動時,就會表現出饑餓而不想進食,面色黯黑象炭,咳嗽痰唾帶血,喝喝氣急,剛坐下就想起來,兩目視物模糊不清、心象懸空而不安,有如饑餓之感;腎氣虛的容易發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動,好象有人要捉捕一樣;這還可發生為骨方面的深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癥狀。
由此可見,足少陰腎經是自足部起始,向上走的。出現足少陰腎經出現異常的強直性脊椎炎患者會出現該經瘀阻,以至下肢關節、足底腫痛。足少陰長期瘀阻后,可繼發督脈阻塞,從而造成脊柱癥狀。所以,也可以說,足少陰腎經與早期上行性強直性脊椎炎有著密切的聯系。